進入5月,各上市公司的年報和一季報都已全部披露。一季報中的大佬們動向是較為人所關注的。因為一季報與大佬們季度的動作時間間隔是各季度報告中最小的,其邏輯和價位變化可能也是最小的,想抄作業的一個以太幣多少錢?比較具有參考性。
其中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操作來自馮柳的鄰山1號基金,新進大參林的前十大。馮柳此前就買過大參林,但從2023年中報後,退出了大參林的前十大股東,而如今又重回前十大。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馮柳對於大參林的投資真是鍥而不捨。
馮柳從2021年的三季報開始就在大參林上加加減減,由於2021年大幅建倉之後,大參林的股價還又往下跌了40%-50%,且2023年後大森林股價持續下跌,雖然中間有一次行情翻倍的機會,但倉位降了不少。折騰了半天,馮柳大概率沒有在大參林身上賺到錢,可能虧了些,不過依舊不放棄操作這個股票。比特幣最新消息
而在2023年二季度馮柳加倉了850萬股後,大森林股價振蕩了一個月後又開始一輪下跌,到三季度已經不見馮柳的身影。因為此前馮柳的底倉至少都有1500萬股,本以為已經認虧出局,沒想到今年一季度又回來了。
大參林有什麼魅力,讓他念念不忘,還是隻是不甘心?
一、連鎖藥店的趨勢
大參林是一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主營業務為藥品終端零售,同時從事藥品批發業務以及中藥飲片、參茸滋補、中西成藥的生產製造。
目前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國內排名前三的大型連鎖藥店企業。截止2023年末,公司的門店已覆蓋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門店數量達到14074家,其中直營門店9909家,加盟店4165家。Pi 幣 怎麼 換錢
簡單來看,這是一個在擴張期的連鎖藥店龍頭。
從年報中,可以看出它的擴張比較激進。光2023年,大參林就新增了4000多家店。包括自建門店1382家,加盟門店2158家,並購門店750家,新進3省(自治區、直轄市),新進入31個地級市及省轄縣。
一年就新增超過40%的門店,像在搶地盤一般。連鎖藥店是門好生意嗎?
如今影響連鎖藥店行業的有幾個主要的趨勢:
1、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國內未來幾十年可能影響最大的趨勢,也是馮柳一直傾向於醫藥股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3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21.1%;全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pi network 2023最新消息比重為15.4%。據測算,到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佔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中老年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將相繼達到峯值。
2、醫藥分離推動處方外流
“處方外流與醫藥分離”政策是指醫院把處方單有條件對外開放,門診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購藥,醫療機構不得限製門診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
隨著處方外流、分級診療、藥品零加成等政策的推進,公立醫院在全國藥品消費的佔比呈總體下降趨勢而零售藥店的佔比呈總體上升趨勢。根據米內網的數據,公立醫院和零售藥店終端市場份額分別由2017年的68%和22.6%演變為2023年上半年的62.8%和27.6%,處方外流趨勢明顯。後續隨著電子處方流轉平臺的不斷完善以及兩票製、零加成、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比特幣挖礦機雙通道、門診統籌等政策的持續推進,大概率將進一步加劇處方藥品有條件流向社會藥房。
相比之下,美國的藥品零售端的佔比要比國內高不少。
3、藥店連鎖化率和集中度提升
政策層麵明確鼓勵全國化龍頭連鎖藥店做大做強,支持龍頭藥品零售企業跨地區兼並重組。龍頭連鎖相比中小型連鎖以及單體店,擁有更標準化、更規範、專業力更強、商品更齊全等特點。
《商務部關於“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培育形成5-10家超五百億元的專業化、多元化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
根據《中國藥店》測算,2023年末全國藥店總數約為654,000家。連鎖率為由2012年的36%提升至58.5%,較2022年末提升0.76個百分點。集中度方麵,前100強的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3070億元,佔比59.50%,其中,前10強佔比34.11%。
目前無論是連鎖化率還是集中度國內相較於美國和日本兩個較發達成熟的藥品零售市場仍有較大差距。
2023年(數據來源:中國藥店)
4、專業化服務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處方外流和零售藥房納入門診統籌的背景下,消費者對於零售藥店專業化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售藥房需要承接來自醫院的處方並為患者提供專業化藥學服務,也是競爭力的一部分,小零售藥房,很難有多專業的服務。在多重趨勢影響下,連鎖藥店的發展前景還是可觀的。
二、孤注一擲爭份額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大趨勢加持下,加上大參林自身也在大力地擴張下,大參林的股價卻是持續下跌。是哪裏出了問題?
首先行業趨勢是個長期話題,而大參林的門店擴張也不是近期纔有,從上市之初大參林的門店數量就一直快速擴張,所以大邏輯一直沒變。
但是問題在於,市場之前多次炒作,疊加疫情期間的買藥熱度,在2021年初直接把大參林最高炒到60倍PE的水平。馮柳在大參林高位回調近50%入場,但是股價又向下跌了50%。整體經過兩三年的調整,大參林才重新回到估值低位。過分的炒作,對於業績的透支都是要還的,因為市場預期完了沒有新的東西就很難再回頭。
其次,大參林持續快速地擴張,財務上已經略有乏力。
由於持續拓展店鋪,雖然大參林在營收增長上表現較為穩定,但是在利潤端和現金流表現其實並不穩定。
2021年,大參林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25.51%。在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其歸母淨利潤下滑19.79%。其經營性現金流則是在2021年下滑20.42%,2023年下滑15.51%。好的地方是,近幾年加回折舊攤銷以及佔款,整體現金流數值還算可觀。
可以看到隨著規模的擴張,大參林的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而營業成本率則是持續上行,並沒有展現出所謂的規模效應。整體淨利率5%-7%的水平,應該說是一個比較薄利的生意,整體是需要依靠規模和周轉來帶動。
更令人在意的還是其負債情況。
大參林通過大量的應付款項佔用加上部分長短期借款的高負債形式,得到還不錯的ROE數據,2023年的ROE有18%。但是其資產負債率達到66.66%,並且資產中包含了不斷並購形成的19.2億的無形資產和30.99億的商譽。如果去掉一部分,那麼這個負債率會達到什麼水平?而其淨資產總共才84.58億。
綜上,從大參林整體的財務情況來看,盡管營業收入增長穩定,但成本控製或盈利能力方麵可能遇到了一些問題,同時債務繁重。
正常來說,進行融資或者是放緩步伐,稍微鞏固一下可能是個好的選擇。
雖說都在跑馬圈地,但是連鎖藥房的競爭非常激烈。其他的連鎖藥店也在快速拓店,一年新增上千家店似乎成了基礎線。大家都在競爭前五的市場份額,不想錯過政策明確支持的窗口期。不進則退,當格局穩定之後,再想發力,則是困難重重。現在的藥房企業,也是被裹挾著不得不捲了。
但今年2月初,大參林被迫撤銷了籌備一年的定增計劃,而益豐藥房的可轉債獲批,同行不同命。
過去大參林主要以直營為主,如今也是開放了加盟,2023年新增加盟店2158家。通過加盟店緩解資金壓力,同時繼續搶佔市場份額。如果後續加盟做得好,那麼財務風險也能大幅下降。
三、結語
從估值來看,大參林和龍頭益豐藥房有不小的差距,可能區別就在於公司整體的穩健程度。如今的藥房競爭激烈,都在燒錢開店,最終是否會一地雞毛?是否等待格局初定纔是更好地介入時機?
或許是對於大參林的經營和前景有較深度的瞭解和信心,導致估值回到低位,所以馮柳又重新介入。不過3.2億的持倉,才佔其有公告入十大股東的規模1.63%。